近年來,隨著電商、快遞、外賣等新興行業的發展,塑料餐盒、膠帶、包裝袋的消耗量迅速上升,也成為城市垃圾新隱患。那么臨沂市快遞、外賣等行業塑料制品使用量和需求量情況如何?近日,臨報融媒記者在走訪中發現,隨著市民消費方式的改變,在部分地方,新興行業產生的塑料垃圾甚至已經超過超市、農貿市場等傳統商品零售場所。
現象
外賣、快遞等新興行業塑料制品使用量激增
12月8日上午11點左右,在蘭山區柳青街道上海街負一層的幾家快餐店里,前來取餐的外賣員絡繹不絕。記者看到,外賣員所拿的每一份外賣基本上都是1個塑料袋+多個塑料餐盒。“我們店里一天的訂單在30份左右,每一份外賣訂單都用1個大塑料袋包裹,里面再配上湯、飯、菜,這些都得分開裝盛,得用塑料袋或塑料餐盒進行打包,有的湯水會外溢,還得湯盒上多加一層保鮮膜。點得越多,包裝也就越多,如此包裝確實浪費。”一家快餐店的店老板說,他也希望使用一些環保材料,但市場上提供的包裝還是以塑料制品為主,“而且紙制包裝的成本太高,為了節約成本,大部分外賣商戶只能選擇最實惠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制品。”
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,目前,市場上的塑料制品主要分為可降解材質和不可降解材質,可降解塑料成本至少為普通塑料的2-3倍,同時與紙質包裝及環保新材料包裝相比,普通塑料包裝存在較大的低價優勢。所以部分商家為降低成本,外賣包裝及餐具使用不可降解的PP材質塑料包裝。
此外,外賣、快遞等行業均未對本行業內的商家、快遞點制定統一采購包裝材料和統一包裝使用標準,造成絕大部分商戶對外賣包裝、快遞打包等主要是采取自行包裝,包裝材料自行采購,基本上都是購買較為便宜的塑料包裝。
“以我們平邑縣為例,平邑美團外賣每日訂單量在2000份左右,餓了么外賣訂單在1500份左右,包括其他商戶個人打包、配送等方式全縣每日外賣數量約5000份,每份訂單至少消耗1個塑料袋及1個塑料餐盒。”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一體化辦公室主任亓君介紹,由于普通塑料回收利用效率低、垃圾分類不明確,造成許多垃圾回收站拒絕回收塑料垃圾。
“而且塑料包裝使用在監管方面也難。”亓君說,由于部分外賣商家在自己家里做餐,存在較大隱蔽性,導致監管部門在市場巡查方面存在困難。加之對外賣商家和快遞點包裝材料使用并沒有明確詳細的法律規定,造成執法監督較為困難。
措施
物流行業綠色循環成大趨勢 快遞企業為包裹“減負”
外賣、快遞產生的包裝垃圾問題越來越不容忽視,如何解決這些“白色污染”?記者獲悉,在物流行業綠色循環的大趨勢下,郵政等企業已經紛紛開始行動。
撕掉長長的膠帶,割開層層包裝,打開紙箱,剝離一堆泡沫板取出商品,然后將大堆的包裝物一并扔進垃圾桶,這是家住河東區的網購愛好者楊陽接收快遞時的習慣性動作。在沉浸在拆快遞的喜悅中時,她也為這“無處安放”的快遞垃圾發愁:紙箱可以回收或賣掉,那快遞包裝時產生的塑料垃圾呢?
記者就此咨詢了臨沂環衛集團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紙箱這類垃圾大多在投放之前就早已被人收走,余下的塑料垃圾會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處理。“現在處理垃圾的方式還是以焚燒為主、填埋為輔。”
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積極開展快遞塑料包裝專項整治行動,為包裹“減負”。在郵寄塑料袋方面,該公司采購了大量可降解包裝袋;在封箱膠帶方面,該公司推廣應用45毫米以下“瘦身膠帶”封裝,包裝方式也一切從簡。“快遞垃圾除了包裹的外紙箱,最主要的就是膠帶紙,使用‘瘦身膠帶’對環保大有益處。”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臨沂市分公司北城營業部經理杜慶東說。
建議
制定統一的外賣包裝和快遞打包標準
針對外賣、快遞等新興行業產生的“白色垃圾”,亓君建議制定統一的外賣包裝、快遞打包標準,通過標準介入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。同時,推進垃圾分類收集,大力倡導使用環保和可回收性包裝,加強循環利用。
“也要加大‘限塑令’宣傳力度,激勵市民商家共同使用‘綠色包裝’,杜絕塑料包裝,讓外賣服務使用綠色包裝成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。”此外,亓君也建議推廣使用可降解材料或鋁箔等制作的餐盒、容器,并對外賣餐盒、快遞打包等加收垃圾處理費。
而針對新興消費方式的限塑起步晚,市場上“限塑令”執行不一,收費對需求的調節作用弱化等困難和問題,臨沂市生態環境局建議,尋求新材料技術,生產平價便于攜帶的替代品,滿足消費者需求。同時,對利用新材料技術企業、相關的科技研發進行補貼,對生產可降解產品減免稅收,對生產不可降解塑料袋實行高額稅收,從而在源頭上堵住“白色污染”。
此外,在當前塑料袋替代品不足的情況下,要完善塑料袋集中回收制度,提高回收率,減少污染。也可以通過補貼,在超市等地對使用環保袋的消費者給予一定獎勵,鼓勵更多人養成隨身攜“袋”的好習慣。營造良好輿論氛圍,讓“限塑”成為人們的共識。應組織媒體刊發更多的專題節目和公益廣告,廣泛宣傳“限塑令”實施的重要意義,提高公眾執行“限望令”的自覺性,并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薄塑料購物袋用于食品包裝的危害,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。
□臨報融媒記者褚菲菲 通訊員王浩錦
來源:瑯琊新聞網 原創 編輯:劉玉剛